經期的飲食調理
許多人常認為,月經前後應該用四物補一補才不會貧血、痛經,然而食補需要視個人體質、狀況的不同,否則反而會造成喉嚨痛、腹痛、拉肚子、經血量變多或變少,口乾舌燥、火氣大、失眠心悸、長痘痘等症。
廖昭銘醫師 (祥寧中醫診所院長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Q&A:經期飲食需要注意什麼?
1.月經來潮前飲食宜清淡、易消化,並富含營養
中醫認為鹹入腎,過鹹會損傷腎的功能,造成液體滯留,使經脈的氣運行不利,會使頭痛、易怒的症狀加劇。
2.營養充足
氣血充足才能生成月經,而氣血來源於食物,長期飲食營養失調、偏嗜或過度節食,都會引起月經不調,因此月經前要多吃魚、瘦肉和蛋等富含營養的食物。
3.排便順暢
盆腔內的血管較豐富,若有便秘容易壓迫血管而引起盆腔充血,容易出現小腹下墜感,甚至疼痛難忍,影響月經來潮;此外月經來後,因為體內血液和津液流失,陰血相對不足,比月經前更容易便秘,因此要少吃辛辣肥膩等難消化的食物,可多吃些蜂蜜、香蕉、薺菜、白薯和核桃仁等食物加速腸道蠕動,並且多喝水以潤腸通便。
4.避免生冷飲食
血受寒容易凝聚,會引起氣血不通,經期服用生冷之物,日久可能會造成血瘀,發生閉經、痛經、月經過少、不孕等症,容易出現腹痛,經血夾有血塊等現象;中醫也認為血受熱運行速度會加快,所以月經快來時可以飲用一些紅酒,但月經來時就要避免月經增量過多也會引起腹痛。
Q&A:經期應該補充什麼?
應經常食用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,如薺菜、香菜、胡蘿蔔、橘子、佛手、生薑等。身體虛弱,氣血不足者,宜常吃補氣、補血、補肝腎的食物,如雞、魚、雞蛋、牛奶、動物肝腎、魚類、豆類等。
1.若月經過多、經期提前
肝氣鬱結,鬱久化火(口乾舌燥、心情煩躁、易怒、夜寐不安、胸脅不舒、頭脹痛):不宜用辛熱藥物及辛辣油煎食物,像紅參、龍眼肉、荔枝、阿膠等補品也不宜服用。可選擇食用白木耳、黑木耳、綠豆、百合、梨、桑堪、菠菜、藕、絲瓜、芹菜、燕窩、蕃茄、牛奶、雞蛋、蜂蜜等。平時可用杭菊花泡茶清肝調氣。
脾氣虛不能統攝血液而致(面色萎黃、少氣懶言、納少、肢倦或浮腫便溏等):平時少吃辛辣油炸食物,不宜涼補,以免傷脾礙胃。應食用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,如白扁豆、糯米、花生、蓮子、黃鱔、海參、淡菜等。可經常服用西洋參。
2.經期推遲、經量少
寒邪鬱阻(腹痛、怕冷、四肢常覺不溫、腹瀉便溏):少吃寒涼食物,可食用具有溫經散寒,補足陽氣的食物,如胡桃肉、羊肉、狗肉、鹿肉、黑豆、韭菜、桂圓肉、大棗、糯米等。
血虛(面色不華、納少、失眠多夢、健忘、頭暈眼花、肢體常覺麻木等):少食寒涼之品,可食用具有益氣補血、養血的食物,如龍眼肉、豬肝、牛筋、花生、黑芝麻、蓮子、大棗、海參、鰭魚、黃鱔、泥鰍、牛肉、糯米、雞肉、雞蛋等。
3.肥胖婦女經來後期,量少、經血黏稠成條
肥胖多痰濕的婦女食用甜膩食物、滋陰補養品容易出現胸悶、口膩、食欲不振;瓜果、冷飲多吃會生寒助濕,宜選擇鯽魚、鯉魚、鰍魚、青魚、泥鰍、蘑菇、白扁豆等,並可在經前用紅糖、生薑煎湯飲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