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 

 

一、前言

 

    頭痛是一種症狀,而不是一種疾病。嚴重的疾病極少存在頭痛這種症狀,但劇烈或頻繁的頭痛會讓人疲憊不堪,進而影響日常的生活。現代醫學認為頭痛主要分為血管性頭痛、肌肉收縮性頭痛、神經炎症性頭痛三種類型。而中醫認為,頭痛多因素有內傷七情,又外感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邪,外邪引動內傷而致。

 

    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中以六經辨證為主,其中論及太陽、陽明、少陽、少陰、太陰、厥陰病約有頭痛的見證。後世醫家即多以六經辨證論治、選方用藥治療頭痛,並明確區分了太陽、陽明、少陽、少陰、太陰、厥陰頭痛部位的不同。

 

    在中醫內科學中,無論是外感頭痛或是內傷頭痛,證型中並沒有涉及到肝寒胃虛類型的頭痛。吳茱萸湯恰好可以治療由肝陽不足,脾胃虛寒,肝寒犯胃,濁陰上逆之頭痛。

 

    吳茱萸湯在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中均有記載,該方由吳茱萸、生薑、人參,大棗四味藥組成,功擅暖肝溫胃,降逆止嘔。方中吳茱萸溫脾胃,下暖肝腎,散寒降濁,止痛止嘔,為本方之主藥;生薑辛散寒邪。人參、大棗甘緩益氣和中。全方辛苦甘合用,溫而不燥,補而和緩。

 

 

 二、案例

 

    蔡○○、女、43 歲、已婚、外科手術助理(十數載在開刀房內工作,冷氣強)、長年服用止痛藥(都是服用加強錠/時而有效,時而無效)。

 

主訴巔項頭痛 10 餘年,經前 2~3 天尤甚,刺痛,痛甚嘔吐,煩躁欲死(須服止痛藥2~3顆),如同金箍咒圈住,痛有定處,頭暈(_),下腹酸脹,四肢冰冷,冬天尤甚,甚則難入睡,黃褐班,有潔癖好洗手,皮膚過敏易起癢疹,平素多夢不好入睡,甲面豎紋明顯,甲色偏紫暗,HB正常,面瘡,工作壓力大,工時亦長, lmP = 5/24、 6/10,血塊多,近l~2年月經週期有縮短傾向,便每日1行 / 暢,BP:122 /72mmHg。

 

舌脈:舌淡紅苔白,舌邊有瘀點,脈沉弦細。

 

既往史:無。

 

  

三、診療經過及追蹤報告

 

初診:2012 年 06 月 23日

 

處方:吳茱萸湯 6g 、血府逐瘀湯 4g 、吳茱萸 lg 、半夏 lg 、生薑 lg 、全蠍 lg 、紅花 1g。3×9/pc。

 

二診:2012 年 07 月 02 日

 

      服藥後頭痛頻率減少,此周頭痛2次,疼痛程度有減輕,恐劇痛起來,為了順利工作 · 事先服用止痛藥2次,疑似經欲來感,下腹脹明顯,面瘡發 / 下巴尤甚,便每日l行,暢,BP:119/72 mmHg,舌淡紅苔白,舌邊有瘀點,脈沉弦細。

 

處方:吳茱萸湯 6g 、血府逐瘀湯 3g 、加味逍遙散 3g 、半夏 lg 、生薑 lg 、全蠍 lg 。3×7/pc。

 

三診:7/4 - 7/8 經至,小腹酸脹,經前的頭頂痛程度有減輕5成以上,為了工作事先服止痛藥1次,經來下巴面瘡發多,經期特別怕冷,便每日1行,暢, BP:128/74 mmHg 舌淡紅苔白,舌邊有瘀點,脈沉弦細。

 

處方:吳茱萸湯 6g 、八珍湯 4g 、加味逍遙散 2g 、半夏 0.5g 、生薑 0.5g 、全蠍 lg 、阿膠 1g。3×7/pc。

 

四診:無頭痛(經後10天通常不易痛),下巴面瘡仍持續發,便每日1行,暢,BP: 121/74 mmHg ,舌淡紅苔白舌邊瘀點減少,脈沉細。

 

處方:吳茉萸湯 6g 、加味逍遙散 3g 、半夏 0.5g 、香附 1g 、益母草 lg 、蒲公英 1.5g 、金銀花 1g 、3×7/pc。

 

五診:2012 年 07 月 23日

 

      此周幾無頭痛,即便疲累也不痛,口咽乾燥,工作壓力大,神經繃緊,面瘡漸消,便每日l行,暢, BP:116/72 mmHg ,舌淡紅苔白舌邊瘀點減,脈沉。

 

處方:吳茉萸湯 6g 、加味逍遙散 4g 、香附 1g 、玄參 lg 、天花粉 lg 。 3×7/pc。

 

六診:2012 年 07 月 30 日

 

      lmp : 7/30,此次經來竟無頭痛,自訴生活品質改善許多,頭痛幾乎沒再發作,長年難得舒服,唯獨疑似經前小腹又開始發脹發涼,眉心發痘瘡,便每日l行,暢,口乾, BP:121/74mmHg ,舌淡紅苔白舌邊瘀點更減,脈沉。

 

處方:吳茉萸湯 6g 、少腹逐瘀湯 4g 、柴胡 lg 、黃芩 lg 、川棟子 lg 、天花粉 1g 、玄參 1g。3×14/pc。

 

七診:2012 年 08 月 13 日

 

      無頭痛,人感覺清爽許多,眉心痘瘡依舊,便每日1行,暢, BP:118/76 mmHg,舌淡紅苔白舌尖瘀點,脈沉。

 

處方:吳茉萸湯 6g 、少腹逐瘀湯 4g 、丹參 1g 、蒲公英 2g、 金銀花 lg 、白芷 1g。3×14/pc。

 

隨訪:頭痛症狀幾乎改善,偶眠差隔天會痛,但已不須服止痛藥。

 

 

 四、診治思維

 

    一般的頭痛,可以用袪風、通經絡的路數去治療。但是吳茉萸湯證的頭痛,袪風、通經絡就是難以取效。這證型的頭痛,就算是服用西醫止痛藥,恐怕還是效果不佳。 因此,頭痛的病機若為「肝陽不足,脾胃虛寒,肝寒犯胃,濁陰上逆」,便可以吳茱萸湯來治療。

 

    吳茉萸湯在《傷寒論》中,少陰病篇第 309 條:“少陰病,吐利,手足逆冷,煩躁欲死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” 厥陰病篇第 378 條:“乾嘔吐涎沬,頭痛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”及《金匱要略》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:“乾嘔,吐涎沬,頭痛者,茉萸湯主之。” 抓主證用藥,有頭項痛、痛甚嘔吐、煩躁欲死、手腳冰冷等,以吳茱萸湯為君;長年頭痛、痛有定處、舌質紫暗、舌面有瘀,恐有瘀阻在內,故以血府逐瘀為臣;由於工作壓力極大,情緒不佳,處以加味逍遙散,疏肝解鬱;經盡以八珍湯、阿膠補血;經來少腹冰冷,改以少腹逐瘀湯為臣;加半夏、生薑輔以降逆止嘔;面瘡發酌證加減白芷、丹參、香附、益母草、蒲公英、金銀花;病久入絡,酌加全蠍、紅花;吳茉萸湯服用久了,恐口乾舌燥,加玄參、天花粉止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祥寧/祥同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